地址:北京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榮京東街17號
郵編:100176
電話:0317-5666818
0317-5668349
傳真:0317-5666829
email:[email protected]
聯系人:朱先生(13910793712)

郵編:100176
電話:0317-5666818
0317-5668349
傳真:0317-5666829
email:[email protected]
聯系人:朱先生(13910793712)
汽車火災的研究
日期:2025-05-09 06:35
瀏覽次數:2467
摘要:
文章來源:中國消防網
前 言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民收入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擁有汽車的人群,每年以成倍數遞增,,因此以汽車為中心工作的相關問題也逐漸地明朗化。車輛保險業(yè),、汽車修理業(yè),、洗車業(yè)、汽車配件專賣業(yè)等,,如雨后春筍,。而相繼出現的車輛交通事故,車輛火災爆炸事故等也開始多起來,。針對這種形勢我們理應對汽車火災事故進行必要地,、認真地研究,以便適應快速發(fā)展的局面,。
筆者從四個方面探討汽車火災原因鑒定問題,。
(1)汽車放火案研究;
(2)汽車電器線路系統火災研究,;
(3)汽車燃料系統火災研究,;
(4)汽車排氣系統火災研究。
1 汽車放火案研究
汽車放火案,,主要涉及到車輛保險賠償問題,;其次是車主與放火嫌疑人之間引發(fā)的予盾,。這一類火災國內逐年增多,以東北地區(qū)尤其是黑龍江省*為突出,;河北省,、山東省也較多,近來其它地區(qū)也不少,。這說明我們的保險體制存在漏洞,,給放火嫌疑人有機可乘,這種火災不外乎為了個人私利進行放火,。多采用易燃液體汽油作為放火物的占90%以上,,主要將汽油或其它易燃液體,如柴油,、油漆稀料等直接潑撒在車箱內,、車頭發(fā)動機部位或汽車輪胎。放火嫌疑人心理活動就是想謀取私利或發(fā)泄私憤達到報復之目的,,因此在放火時恨不得多潑撒一些汽油,,使火災燃燒越大越好,盡快將火燒起來,,無法撲救,,讓辦案人員無法查證起火原因也無法破案。但適得其反,,結果反而更容易給辦案人員留下更多更清楚地放火燃燒痕跡,。要知道我們勘查現場主要的依據就是火災現場**的炭化痕跡、火災蔓延痕跡,、煙熏痕跡,、車體變色與變形痕跡等。放火嫌疑人往往在放火時,,故意制造一種假象企圖誤導辦案人員延長破案時間,,無法查證火災原因以達到個人放火之目的。
汽車火災一般多發(fā)生在深夜,、中午及荒郊野外,,而且多數放火者以車箱內作為主要放火目標,尤其騙保放火更為多見,。因為車箱內可燃物較多,,其次是車頭發(fā)動機部位,汽車四個輪胎和油箱,,不論在什么部位放火,,燃燒后都會**下明顯的不正常的燃燒痕跡特征。
1.1車廂內放火
常將易燃液體汽油潑撒在座位上或駕駛臺的儀表盤上。著火后會留下車箱內燃燒程度比其它部位重,,往往車箱內的可燃物基本上全部炭化或灰化,,而受高溫影響車體變色、變形嚴重,,前后擋風玻璃以大塊面積脫落破碎,,多數是由于易燃液體放火物在火災發(fā)生初期產生轟燃或爆燃形成的,而玻璃內側附著大量煙塵,,車門嚴重變形,,甚至出現較大裂縫,車內呈現燃燒不均勻狀態(tài),,有的車箱內地面局部燒損嚴重,,座位局部彈簧出現燒損嚴重,并且失去彈力,,壓下去不能彈回原位,,說明此部位可能潑撒過汽油,經過高溫燃燒,。
如果未用易燃液體放火,,車箱內可燃物緩慢燃燒的話,多數前后擋玻璃出現慢火燒融變形,,脫落覆蓋在車箱內某一部件燒殘物上,。如果僅用打火機或點燃棉紗、紙張等物作引火物時,,車箱內多數情況下僅為局部燃燒,,并且車箱內煙塵痕跡非常明顯,這一點很容易與用易燃液體放火的痕跡特征區(qū)分,。
經從車箱內提取前后擋風玻璃內側附著的煙塵,,進行技術鑒定,可從附著煙塵中檢出汽油燒殘物成分,,甚至發(fā)現有未燃汽油存在(此時可檢出汽油型號),,經對車箱內地面燃燒嚴重的部位提取物證進行技術鑒定時,,可檢出汽油或汽油燃燒殘留物存在,。而車箱內本不應該有這些易燃液體汽油,現在檢出來了,,這就說明車箱內汽油是由外邊引進的,,如果車箱內存過汽油,則另加考慮,,否則就是放火,。如果車頭發(fā)動機漏油著火,著火不會在車箱內出現這種情況,并且可在前擋風玻璃外層表面附著的煙塵中應檢出汽車本身使用的汽油成分,。與此同時也可從機蓋內側附著的煙塵中檢出汽油成分,。對本身油箱內尚存的汽油或油箱內壁附著的煙塵進行技術檢測,便可了解與解決這些疑問,。在現場提取物證時,,要注意汽車車門處及其該門的下面地面(泥土、水泥地)物證的提取,,非常重要,。對于汽車的其它部位放火的物證提取時也要注意這一點。
1.2 車頭發(fā)動機部分
將易燃液體(如汽油)潑撒在蓄電池,、空氣濾清器,、氣缸部位、分電器盒等易燃的部位上,,容易被認為是這些部位自燃形成,,因此具有誤導性,蒙蔽性,、欺騙性,。這些部位如果是自身引起的火災,多數情況下燒損程度具有局限性,、殘留物較多,,一般情況下燒損不完全或僅燒損一部分,當然特殊情況就要根據燃燒時間,,風力大小加以分析判斷,。如果是潑撒易燃液體放火燒損情況就不一樣了。絕大多數燒損情況嚴重,,并且會出現除可燃材料被燒外,,部分金屬附件表面由于受高溫作用,會出現變色,,殘留有高溫火的燒痕,,甚至于在可燃材料設備下面,金屬附件表面**高溫燒痕,。高分子材料燃燒時滴落物附在金屬附件上面,,甚至于此處下邊地面泥土也殘留易燃液體燒后炭化痕跡。提取汽車發(fā)動機蓋內側表面附著的煙塵,,或金屬附件表面附著的煙塵,,便可檢出用于放火的汽油或汽油燒殘物,或其它易燃液體燒殘物,。
1.3 汽車輪胎部位放火
輪胎由于走山路磨擦生熱或剎車片部分過熱等原因會引起輪胎局部受熱炭化或局部著火,。如果放火嫌疑人在輪胎上潑撒汽油放火就絕然不同了,,輪胎燒損嚴重,幾乎全部燒損或燒蝕,,甚至于將金屬輪轂局部燒熔,,直接與地面接觸部位的輪胎也不復存在。而汽車的其它部位燒損并不嚴重,。
提取輪胎燒殘?zhí)炕锛拜喬ハ旅娴哪嗤吝M行鑒定,,均可檢出汽油及汽油燒殘物成分,尤其泥土中可檢出未燒汽油,,汽油型號也可鑒別,,如果放火時未將汽油直接潑撒在輪胎上,而是潑撒在車體其它部位時,,輪胎會出現向火面一側燒損嚴重而背火面一側燒損輕的痕跡特征,。從輪胎燒殘痕跡可進一步證實與判斷火的蔓延方向與潑撒汽油的方位。
1.4 汽車油箱部位放火
在汽車放火案件中,,油箱部位放火較少,,多數在車箱內、車頭發(fā)動機,、輪胎等部位放火,。在過去很多汽車火災案例中發(fā)現,當放火位置不在油箱,,而在其它部位時,,不論火燒的有多大(油箱外軟質油管除外),一般情況下,,油箱會完好保存(油箱蓋子打開時除外),,而油箱內汽油尚存,其原因很簡單,,油箱在車體的下面,,貼近地面,當火燃燒時,,上面溫度高,,下面溫度低,因此油箱內汽油得以保存,。如果針對油箱放火,,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可能會出現下面幾種情況,。
(1)油箱蓋子被打開時,。這種情況一般油箱不會發(fā)生爆炸,,但油箱內汽油會燒光,,同時會聽到輕微地爆鳴聲,,同時還會將靠近油箱可燃物如汽車、貨垛等引燃,。提取油箱內壁附著煙塵時可檢出汽油及汽油燒殘物成分,。
(2)油箱蓋子被擰松動,但未拿開時,。這種情況有可能發(fā)生因受高溫燃燒的作用,,油箱內壓加大發(fā)生較大沖擊力,將油箱蓋子沖出很遠,,此時會出現較大的爆鳴聲,,同時會發(fā)現一團火球從油箱噴發(fā)出去,會引燃汽車油箱一側近距離可燃物如汽車,、貨垛,。在勘查現場時,可在不太遠處找汽油箱蓋子,。提取油箱口內壁附著煙塵時可檢出汽油及汽油燒殘物成分,。
(3)油箱蓋子緊鎖時。油箱因火燒高溫作用,,油箱內汽油膨脹會發(fā)生很大爆鳴聲,,會將油箱蓋子炸飛或油箱局部出現裂口。但近年來為防止油箱爆炸時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與人員傷亡,,對于**豪華車型采用特殊塑料油箱來代替金屬油箱,,這種塑料油箱受高溫即融化,燃料油流出,,只能發(fā)生燃燒,,而不會發(fā)生爆炸事故,可盡量減少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
在多年汽車火災調查時發(fā)現很多車主,,出于牟取個人私利,騙取大宗保險金,,往往采用卑劣手段,,在荒山野外將汽車“撞樹”、“撞路障”,、“撞路邊山坡”,,或開到山崖邊放火燒車后推下山坡的作案方式,因此,,在現場勘查時一定要注意下面情況,。
一是要看是否真正撞在樹干上或與山相撞,撞的程度如何,?能否撞著火,,樹干與汽車燒損情況如何,?撞的程度與燒損程度是否相符合是否合乎邏輯,都要加以認真分析判斷,,不要丟掉任何細節(jié),。
二要詳細調查了解車主撞樹、撞山時的情況與全部過程,,詢問調查時要注意觀查車主對事故過程敘述時的表情與心理活動及談活口氣,、面部表情姿態(tài),調查人員提問題時車主是否躲躲閃閃,,含糊其辭,。
三要觀查與調查車主是否受傷或被局部**,尤其是面部頭發(fā),、眉毛是否炭化卷曲變黃,,臉部是否有火燒痕跡或高溫熱輻射灼傷出現。
四要勘查車輛起火點是否在發(fā)動機部位,,是否有從車頭向車尾方向蔓延燒痕,,發(fā)動機部位與車箱某處是否有二個孤立的起火點。
五要通過氣象臺了解與調查當天著火時風向,、風力大小,,是否與火災現場汽車燒痕蔓延方向符合。
六要詳細調查了解車主作案動機,,如保險合同期限,、金額多少等情況,商業(yè)往來情況與它人矛盾關系等,。
2 電氣系統火災
汽車上各種電氣,,線路較多,尤其自動化,,智能化的汽車更多,,由此而引起的火災也較多。如果因某原因導致導線電流過大很容易形成短路,;導線過細電容量不足容易發(fā)熱會引起短路,;導線固定**相互磨擦或與車體金屬件發(fā)生磨擦,可能會引起短路,;導線接線柱松動電阻過大導線發(fā)熱或導線松動打火均有可能引起斷路,;車輛在運行中碰撞時可能會使導線外皮破裂或折短引起短路;汽車配線較多,,在發(fā)動機各部件之間穿越,,并且導線與這些部件直接接觸,如果這些金屬部件表面處理**有毛刺,,長時間接觸,、磨擦就有可能將導線外皮穿破引起短路,;導線外皮PVC長時間受高溫(160℃以上)影響會發(fā)生脆變以及脫除HCl反應,而HCl與PVC導線中的添加劑CaCO3反應就會生成CaCl2,,CaCl2是吸潮劑,很容易吸收空氣中水蒸氣,,使外皮絕緣性降低,,導電性增強,而發(fā)生短路,;外皮分解出的HCl氣體會使多股導線的漆包線絕緣漆皮受破壞,,多股金屬導線直接裸露會造成導線短路。此外導線外皮由于長時間受發(fā)動機部分高溫影響,,發(fā)生老化,,炭化變硬收縮發(fā)生龜裂,造成多股導線之間受擠壓距離縮小,,接觸面加大,,很容易發(fā)生短路。
防止車輛發(fā)生電器線路火災的幾條措施:
(1)使用過電流保護裝置與漏電顯示,,及時檢查線路故障,;
(2)電纜外皮盡量采用耐熱性、耐酸堿性,、耐候性,、耐磨性、及阻燃性好的特制塑料或其它材料,;
(3)將電纜套上一層護套并固定位置,,以防止相互磨擦與碰撞;
(4)要注意電纜線電容量選擇要正確適中,;
(5)電纜要具有較好地防水性,;
(6)要注意電纜線尤其PVC材質要遠離高溫排氣管及溫度較高的部件。
這些注事高項也正是我們查找電氣故障的重點內容,。
3 排氣系統火災
車輛的高溫排氣管是汽車火災中主要著火源,,占整個汽車火災中很高比例,造成的火災很多,,但往往不被人們重視,。
3.1 這類汽車火災主要表現
(1)氣缸排汽支管與總管在汽車運行時由于各個氣缸內燃料油的燃燒使排氣管的溫度很高。
走平路一般公路時排氣管溫度可達到300℃~400℃,;走高速公路時排氣管溫度可達到400℃~500℃,;走山路時排氣管溫度可達到500 ℃~650 ℃。
這樣高的溫度,,足以引起任何油類著火,,此時如果汽車有漏油(包括汽油與潤滑油),,油滴落在排氣管上,立刻就會引起冒煙起火,。
(2)當氣缸出現故障時,,燃料油在汽缸內不能充分燃燒而被排出氣缸時,當這些混合氣體經過排汽管內觸媒(三元催化)裝置時,,會發(fā)生氧化放熱又稱**次燃燒,,這時會使排氣管溫度迅速升溫,有可能引起排氣管周圍可燃的樹脂塑料部件著火,。
(3)當汽車的點火裝置發(fā)生故障而不能正常點火時,,如果不能及時發(fā)現更換會造成氣缸內燃料油混合氣體在氣缸內不能充分燃燒,而未燃燒的燃料油混合氣體,,進入排氣管中與觸媒裝置接觸反應,,會引起**次燃燒造成排氣管高溫,引燃周圍可燃物,。
(4)如果將柴油誤加入汽油油箱中,,點不著火時,也會出現(3)中所說的情況,。當以上這幾種情況中任何一種情況發(fā)生時,,如果將帶有高溫排汽管的汽車停放在可燃物上或干草地上都會引起可燃物燃燒造成汽車車輛火災。
(5)如果燃料油質量不好,,燃燒時會形成有害氣體,,腐蝕或銹蝕排氣管,排汽管形成漏孔,,從排氣管漏孔中吹出的高溫氣體,,可能會引起周圍可燃物著火。
3.2 預防措施
(1)將點火裝置由機械按點式改為電子式,;
(2)采用自動報警裝置監(jiān)測排氣管過熱溫度,,或采用隔熱板將排氣管與周圍可燃物分隔開來;
(3)采用不銹鋼作排氣管,,可解決因腐蝕,、生銹形成排氣管的漏孔;
(4)用電子控制的燃料噴射裝置代替過去化油器,,這樣可以較好地控制進入氣缸中的燃料油量,,防止形成**次燃燒;
(5)停車時避開地面堆放可燃物或干草等易燃物質,;
(6)油箱加油時,,不可將汽油、柴油混合加入油箱中,防止點不著火在排氣管內造成**次燃燒,,引燃排氣管附近可燃物,;
(7)在車輛檢修時,注意千萬不要將油棉紗,,布類等可燃物棄忘在發(fā)動機附件上,,以免開車振動時油棉紗,布類可燃物落在高溫排氣管上,,引起火災事故,。
以上防止措施,也正是查找汽車由于排氣系統及其相關的故障重點要素,。
4 燃料油系統火災
摘 要:近年來汽車火災在國內各地均屬上升趨勢,,火災損失的比例不斷加大,,尤其是由汽車放火案與汽車電氣故障而引發(fā)的汽車火災,,損失與糾紛越來越多也更加復雜,,而汽車燃料油與排氣管系統引發(fā)的火災也時有發(fā)生。本文主要介紹各種類型火災的蔓延規(guī)律與痕跡特征,、起火點判斷的方法及物證提取時注意事項,;并提出了一些防止與減少火災的措施。
關鍵詞:汽車火災,;燃燒痕跡,;物證提取
關鍵詞:汽車火災,;燃燒痕跡,;物證提取
前 言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民收入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擁有汽車的人群,每年以成倍數遞增,,因此以汽車為中心工作的相關問題也逐漸地明朗化。車輛保險業(yè),、汽車修理業(yè),、洗車業(yè)、汽車配件專賣業(yè)等,,如雨后春筍,。而相繼出現的車輛交通事故,車輛火災爆炸事故等也開始多起來,。針對這種形勢我們理應對汽車火災事故進行必要地,、認真地研究,以便適應快速發(fā)展的局面,。
筆者從四個方面探討汽車火災原因鑒定問題,。
(1)汽車放火案研究;
(2)汽車電器線路系統火災研究,;
(3)汽車燃料系統火災研究,;
(4)汽車排氣系統火災研究。
1 汽車放火案研究
汽車放火案,,主要涉及到車輛保險賠償問題,;其次是車主與放火嫌疑人之間引發(fā)的予盾,。這一類火災國內逐年增多,以東北地區(qū)尤其是黑龍江省*為突出,;河北省,、山東省也較多,近來其它地區(qū)也不少,。這說明我們的保險體制存在漏洞,,給放火嫌疑人有機可乘,這種火災不外乎為了個人私利進行放火,。多采用易燃液體汽油作為放火物的占90%以上,,主要將汽油或其它易燃液體,如柴油,、油漆稀料等直接潑撒在車箱內,、車頭發(fā)動機部位或汽車輪胎。放火嫌疑人心理活動就是想謀取私利或發(fā)泄私憤達到報復之目的,,因此在放火時恨不得多潑撒一些汽油,,使火災燃燒越大越好,盡快將火燒起來,,無法撲救,,讓辦案人員無法查證起火原因也無法破案。但適得其反,,結果反而更容易給辦案人員留下更多更清楚地放火燃燒痕跡,。要知道我們勘查現場主要的依據就是火災現場**的炭化痕跡、火災蔓延痕跡,、煙熏痕跡,、車體變色與變形痕跡等。放火嫌疑人往往在放火時,,故意制造一種假象企圖誤導辦案人員延長破案時間,,無法查證火災原因以達到個人放火之目的。
汽車火災一般多發(fā)生在深夜,、中午及荒郊野外,,而且多數放火者以車箱內作為主要放火目標,尤其騙保放火更為多見,。因為車箱內可燃物較多,,其次是車頭發(fā)動機部位,汽車四個輪胎和油箱,,不論在什么部位放火,,燃燒后都會**下明顯的不正常的燃燒痕跡特征。
1.1車廂內放火
常將易燃液體汽油潑撒在座位上或駕駛臺的儀表盤上。著火后會留下車箱內燃燒程度比其它部位重,,往往車箱內的可燃物基本上全部炭化或灰化,,而受高溫影響車體變色、變形嚴重,,前后擋風玻璃以大塊面積脫落破碎,,多數是由于易燃液體放火物在火災發(fā)生初期產生轟燃或爆燃形成的,而玻璃內側附著大量煙塵,,車門嚴重變形,,甚至出現較大裂縫,車內呈現燃燒不均勻狀態(tài),,有的車箱內地面局部燒損嚴重,,座位局部彈簧出現燒損嚴重,并且失去彈力,,壓下去不能彈回原位,,說明此部位可能潑撒過汽油,經過高溫燃燒,。
如果未用易燃液體放火,,車箱內可燃物緩慢燃燒的話,多數前后擋玻璃出現慢火燒融變形,,脫落覆蓋在車箱內某一部件燒殘物上,。如果僅用打火機或點燃棉紗、紙張等物作引火物時,,車箱內多數情況下僅為局部燃燒,,并且車箱內煙塵痕跡非常明顯,這一點很容易與用易燃液體放火的痕跡特征區(qū)分,。
經從車箱內提取前后擋風玻璃內側附著的煙塵,,進行技術鑒定,可從附著煙塵中檢出汽油燒殘物成分,,甚至發(fā)現有未燃汽油存在(此時可檢出汽油型號),,經對車箱內地面燃燒嚴重的部位提取物證進行技術鑒定時,,可檢出汽油或汽油燃燒殘留物存在,。而車箱內本不應該有這些易燃液體汽油,現在檢出來了,,這就說明車箱內汽油是由外邊引進的,,如果車箱內存過汽油,則另加考慮,,否則就是放火,。如果車頭發(fā)動機漏油著火,著火不會在車箱內出現這種情況,并且可在前擋風玻璃外層表面附著的煙塵中應檢出汽車本身使用的汽油成分,。與此同時也可從機蓋內側附著的煙塵中檢出汽油成分,。對本身油箱內尚存的汽油或油箱內壁附著的煙塵進行技術檢測,便可了解與解決這些疑問,。在現場提取物證時,,要注意汽車車門處及其該門的下面地面(泥土、水泥地)物證的提取,,非常重要,。對于汽車的其它部位放火的物證提取時也要注意這一點。
1.2 車頭發(fā)動機部分
將易燃液體(如汽油)潑撒在蓄電池,、空氣濾清器,、氣缸部位、分電器盒等易燃的部位上,,容易被認為是這些部位自燃形成,,因此具有誤導性,蒙蔽性,、欺騙性,。這些部位如果是自身引起的火災,多數情況下燒損程度具有局限性,、殘留物較多,,一般情況下燒損不完全或僅燒損一部分,當然特殊情況就要根據燃燒時間,,風力大小加以分析判斷,。如果是潑撒易燃液體放火燒損情況就不一樣了。絕大多數燒損情況嚴重,,并且會出現除可燃材料被燒外,,部分金屬附件表面由于受高溫作用,會出現變色,,殘留有高溫火的燒痕,,甚至于在可燃材料設備下面,金屬附件表面**高溫燒痕,。高分子材料燃燒時滴落物附在金屬附件上面,,甚至于此處下邊地面泥土也殘留易燃液體燒后炭化痕跡。提取汽車發(fā)動機蓋內側表面附著的煙塵,,或金屬附件表面附著的煙塵,,便可檢出用于放火的汽油或汽油燒殘物,或其它易燃液體燒殘物,。
1.3 汽車輪胎部位放火
輪胎由于走山路磨擦生熱或剎車片部分過熱等原因會引起輪胎局部受熱炭化或局部著火,。如果放火嫌疑人在輪胎上潑撒汽油放火就絕然不同了,,輪胎燒損嚴重,幾乎全部燒損或燒蝕,,甚至于將金屬輪轂局部燒熔,,直接與地面接觸部位的輪胎也不復存在。而汽車的其它部位燒損并不嚴重,。
提取輪胎燒殘?zhí)炕锛拜喬ハ旅娴哪嗤吝M行鑒定,,均可檢出汽油及汽油燒殘物成分,尤其泥土中可檢出未燒汽油,,汽油型號也可鑒別,,如果放火時未將汽油直接潑撒在輪胎上,而是潑撒在車體其它部位時,,輪胎會出現向火面一側燒損嚴重而背火面一側燒損輕的痕跡特征,。從輪胎燒殘痕跡可進一步證實與判斷火的蔓延方向與潑撒汽油的方位。
1.4 汽車油箱部位放火
在汽車放火案件中,,油箱部位放火較少,,多數在車箱內、車頭發(fā)動機,、輪胎等部位放火,。在過去很多汽車火災案例中發(fā)現,當放火位置不在油箱,,而在其它部位時,,不論火燒的有多大(油箱外軟質油管除外),一般情況下,,油箱會完好保存(油箱蓋子打開時除外),,而油箱內汽油尚存,其原因很簡單,,油箱在車體的下面,,貼近地面,當火燃燒時,,上面溫度高,,下面溫度低,因此油箱內汽油得以保存,。如果針對油箱放火,,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可能會出現下面幾種情況,。
(1)油箱蓋子被打開時,。這種情況一般油箱不會發(fā)生爆炸,,但油箱內汽油會燒光,,同時會聽到輕微地爆鳴聲,,同時還會將靠近油箱可燃物如汽車、貨垛等引燃,。提取油箱內壁附著煙塵時可檢出汽油及汽油燒殘物成分,。
(2)油箱蓋子被擰松動,但未拿開時,。這種情況有可能發(fā)生因受高溫燃燒的作用,,油箱內壓加大發(fā)生較大沖擊力,將油箱蓋子沖出很遠,,此時會出現較大的爆鳴聲,,同時會發(fā)現一團火球從油箱噴發(fā)出去,會引燃汽車油箱一側近距離可燃物如汽車,、貨垛,。在勘查現場時,可在不太遠處找汽油箱蓋子,。提取油箱口內壁附著煙塵時可檢出汽油及汽油燒殘物成分,。
(3)油箱蓋子緊鎖時。油箱因火燒高溫作用,,油箱內汽油膨脹會發(fā)生很大爆鳴聲,,會將油箱蓋子炸飛或油箱局部出現裂口。但近年來為防止油箱爆炸時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與人員傷亡,,對于**豪華車型采用特殊塑料油箱來代替金屬油箱,,這種塑料油箱受高溫即融化,燃料油流出,,只能發(fā)生燃燒,,而不會發(fā)生爆炸事故,可盡量減少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
在多年汽車火災調查時發(fā)現很多車主,,出于牟取個人私利,騙取大宗保險金,,往往采用卑劣手段,,在荒山野外將汽車“撞樹”、“撞路障”,、“撞路邊山坡”,,或開到山崖邊放火燒車后推下山坡的作案方式,因此,,在現場勘查時一定要注意下面情況,。
一是要看是否真正撞在樹干上或與山相撞,撞的程度如何,?能否撞著火,,樹干與汽車燒損情況如何,?撞的程度與燒損程度是否相符合是否合乎邏輯,都要加以認真分析判斷,,不要丟掉任何細節(jié),。
二要詳細調查了解車主撞樹、撞山時的情況與全部過程,,詢問調查時要注意觀查車主對事故過程敘述時的表情與心理活動及談活口氣,、面部表情姿態(tài),調查人員提問題時車主是否躲躲閃閃,,含糊其辭,。
三要觀查與調查車主是否受傷或被局部**,尤其是面部頭發(fā),、眉毛是否炭化卷曲變黃,,臉部是否有火燒痕跡或高溫熱輻射灼傷出現。
四要勘查車輛起火點是否在發(fā)動機部位,,是否有從車頭向車尾方向蔓延燒痕,,發(fā)動機部位與車箱某處是否有二個孤立的起火點。
五要通過氣象臺了解與調查當天著火時風向,、風力大小,,是否與火災現場汽車燒痕蔓延方向符合。
六要詳細調查了解車主作案動機,,如保險合同期限,、金額多少等情況,商業(yè)往來情況與它人矛盾關系等,。
2 電氣系統火災
汽車上各種電氣,,線路較多,尤其自動化,,智能化的汽車更多,,由此而引起的火災也較多。如果因某原因導致導線電流過大很容易形成短路,;導線過細電容量不足容易發(fā)熱會引起短路,;導線固定**相互磨擦或與車體金屬件發(fā)生磨擦,可能會引起短路,;導線接線柱松動電阻過大導線發(fā)熱或導線松動打火均有可能引起斷路,;車輛在運行中碰撞時可能會使導線外皮破裂或折短引起短路;汽車配線較多,,在發(fā)動機各部件之間穿越,,并且導線與這些部件直接接觸,如果這些金屬部件表面處理**有毛刺,,長時間接觸,、磨擦就有可能將導線外皮穿破引起短路,;導線外皮PVC長時間受高溫(160℃以上)影響會發(fā)生脆變以及脫除HCl反應,而HCl與PVC導線中的添加劑CaCO3反應就會生成CaCl2,,CaCl2是吸潮劑,很容易吸收空氣中水蒸氣,,使外皮絕緣性降低,,導電性增強,而發(fā)生短路,;外皮分解出的HCl氣體會使多股導線的漆包線絕緣漆皮受破壞,,多股金屬導線直接裸露會造成導線短路。此外導線外皮由于長時間受發(fā)動機部分高溫影響,,發(fā)生老化,,炭化變硬收縮發(fā)生龜裂,造成多股導線之間受擠壓距離縮小,,接觸面加大,,很容易發(fā)生短路。
防止車輛發(fā)生電器線路火災的幾條措施:
(1)使用過電流保護裝置與漏電顯示,,及時檢查線路故障,;
(2)電纜外皮盡量采用耐熱性、耐酸堿性,、耐候性,、耐磨性、及阻燃性好的特制塑料或其它材料,;
(3)將電纜套上一層護套并固定位置,,以防止相互磨擦與碰撞;
(4)要注意電纜線電容量選擇要正確適中,;
(5)電纜要具有較好地防水性,;
(6)要注意電纜線尤其PVC材質要遠離高溫排氣管及溫度較高的部件。
這些注事高項也正是我們查找電氣故障的重點內容,。
3 排氣系統火災
車輛的高溫排氣管是汽車火災中主要著火源,,占整個汽車火災中很高比例,造成的火災很多,,但往往不被人們重視,。
3.1 這類汽車火災主要表現
(1)氣缸排汽支管與總管在汽車運行時由于各個氣缸內燃料油的燃燒使排氣管的溫度很高。
走平路一般公路時排氣管溫度可達到300℃~400℃,;走高速公路時排氣管溫度可達到400℃~500℃,;走山路時排氣管溫度可達到500 ℃~650 ℃。
這樣高的溫度,,足以引起任何油類著火,,此時如果汽車有漏油(包括汽油與潤滑油),,油滴落在排氣管上,立刻就會引起冒煙起火,。
(2)當氣缸出現故障時,,燃料油在汽缸內不能充分燃燒而被排出氣缸時,當這些混合氣體經過排汽管內觸媒(三元催化)裝置時,,會發(fā)生氧化放熱又稱**次燃燒,,這時會使排氣管溫度迅速升溫,有可能引起排氣管周圍可燃的樹脂塑料部件著火,。
(3)當汽車的點火裝置發(fā)生故障而不能正常點火時,,如果不能及時發(fā)現更換會造成氣缸內燃料油混合氣體在氣缸內不能充分燃燒,而未燃燒的燃料油混合氣體,,進入排氣管中與觸媒裝置接觸反應,,會引起**次燃燒造成排氣管高溫,引燃周圍可燃物,。
(4)如果將柴油誤加入汽油油箱中,,點不著火時,也會出現(3)中所說的情況,。當以上這幾種情況中任何一種情況發(fā)生時,,如果將帶有高溫排汽管的汽車停放在可燃物上或干草地上都會引起可燃物燃燒造成汽車車輛火災。
(5)如果燃料油質量不好,,燃燒時會形成有害氣體,,腐蝕或銹蝕排氣管,排汽管形成漏孔,,從排氣管漏孔中吹出的高溫氣體,,可能會引起周圍可燃物著火。
3.2 預防措施
(1)將點火裝置由機械按點式改為電子式,;
(2)采用自動報警裝置監(jiān)測排氣管過熱溫度,,或采用隔熱板將排氣管與周圍可燃物分隔開來;
(3)采用不銹鋼作排氣管,,可解決因腐蝕,、生銹形成排氣管的漏孔;
(4)用電子控制的燃料噴射裝置代替過去化油器,,這樣可以較好地控制進入氣缸中的燃料油量,,防止形成**次燃燒;
(5)停車時避開地面堆放可燃物或干草等易燃物質,;
(6)油箱加油時,,不可將汽油、柴油混合加入油箱中,防止點不著火在排氣管內造成**次燃燒,,引燃排氣管附近可燃物,;
(7)在車輛檢修時,注意千萬不要將油棉紗,,布類等可燃物棄忘在發(fā)動機附件上,,以免開車振動時油棉紗,布類可燃物落在高溫排氣管上,,引起火災事故,。
以上防止措施,也正是查找汽車由于排氣系統及其相關的故障重點要素,。
4 燃料油系統火災
由燃料油而引起的火災案例也較多,,但汽車司機對此很了解也十分重視,,同時也采取了很多措施,,盡管如此,由此而引起的火災比例仍然很大,。
4.1燃料油系統火災主要表現
(1)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燃料油系統的破損,,泄漏的燃料油遇到電氣導線打火或由于車輛撞擊而產生火花有可能會引起著火。
(2)油管(膠管)長時間使用老化,,耐熱性,、耐壓性降低造成龜裂漏油或者由于膠管老化接管口處松動漏油遇到電氣打火或導線短路及與排氣管接觸時高溫引起火災。
(3)化油器內油壓約為0.25kg/cm2現改為電子噴射系統油壓為2kg/cm2~3kg/cm2比過去大10倍的壓力,,如果管路系統質量不好或老化變質造成漏油,、此時漏油量會比化油器大的多,那么火災發(fā)生率會增多,,損失更大,。
(4)發(fā)動機溫度過高會引起冷卻用的潤滑油升溫,內壓加大當潤滑油標尺末插好時,,熱的潤滑油會從插口處噴發(fā)出來,,落到高溫排氣管上,氣立刻冒煙著火,。
4.2應采取如下預防措施
(1)采用雙層耐候性,、耐壓性、耐腐蝕性,,耐折斷性好的膠管,,并用金屬夾子卡緊管與金屬管連接口處,要認真檢查發(fā)現問題及時更換,。
(2)車輛出廠時,,加強耐撞擊試驗與保護措施,減少或防止撞擊時發(fā)生燃料油泄漏或其它油品泄漏事故。為此美,、英,、日等國家均提出規(guī)范要求。
(3)采用自控滅火系統,,一旦燃料油泄漏噴出或其它原因引起火災發(fā)生時,,為防止火災蔓延會自動起動滅火系統。
4.1燃料油系統火災主要表現
(1)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燃料油系統的破損,,泄漏的燃料油遇到電氣導線打火或由于車輛撞擊而產生火花有可能會引起著火。
(2)油管(膠管)長時間使用老化,,耐熱性,、耐壓性降低造成龜裂漏油或者由于膠管老化接管口處松動漏油遇到電氣打火或導線短路及與排氣管接觸時高溫引起火災。
(3)化油器內油壓約為0.25kg/cm2現改為電子噴射系統油壓為2kg/cm2~3kg/cm2比過去大10倍的壓力,,如果管路系統質量不好或老化變質造成漏油,、此時漏油量會比化油器大的多,那么火災發(fā)生率會增多,,損失更大,。
(4)發(fā)動機溫度過高會引起冷卻用的潤滑油升溫,內壓加大當潤滑油標尺末插好時,,熱的潤滑油會從插口處噴發(fā)出來,,落到高溫排氣管上,氣立刻冒煙著火,。
4.2應采取如下預防措施
(1)采用雙層耐候性,、耐壓性、耐腐蝕性,,耐折斷性好的膠管,,并用金屬夾子卡緊管與金屬管連接口處,要認真檢查發(fā)現問題及時更換,。
(2)車輛出廠時,,加強耐撞擊試驗與保護措施,減少或防止撞擊時發(fā)生燃料油泄漏或其它油品泄漏事故。為此美,、英,、日等國家均提出規(guī)范要求。
(3)采用自控滅火系統,,一旦燃料油泄漏噴出或其它原因引起火災發(fā)生時,,為防止火災蔓延會自動起動滅火系統。